一、相似间距的
1.手动火灾报警按钮:任一点到其距离不大于30m
消防应急广播:任一点到其距离不大于25m
各避难层应每隔20m设置一个消防专用电话分机或电话插孔
2.吊装灯具上边与顶棚距离宜大于200mm
安装在地面时高度差不宜大于3mm
应急照明集中电源的安装宜高出地面150mm以上
3.
?采暖管道要与建筑物的可燃构件保持一定的距离
当管道温度大于100℃时,距离不小于100mm或采用不燃材料隔热;当温度小于或等于100℃时,距离不小于50mm或采用不燃材料隔热。
?排除、输送温度超过80℃的空气或其他气体以及容易起火的碎屑的管道,与可燃或难燃物体之间应保持不小于150mm的间隙,或采用厚度不小于50mm的不燃材料隔热
二、声音分贝数:
火灾警报器:60db+15
非住宅内使用室内型和室外型火灾声警报器的声信号至少在一个方向上3m处的
声压级(A计权)应不小于75dB
消防应急广播:60db+15
检查防火门监控器的故障状态总指示灯,使防火门处于半开闭状态时,该指示灯应点亮并发出声光报警信号,采用仪表测量声信号的声压级(正前方lm处),应在65~85dB之间,故障声信号每分钟至少提示1次,每次持续时间应在1~3s
三、距地面2.2m
火灾警报器
消防应急广播壁挂扬声器
四、布线有几种情况
1.暗敷:金属管、可挠(金属)电气导管或B1级以上的刚性塑料管
2.明敷:金属管、可挠(金属)电气导管或金属封闭线槽
五、缆式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弯曲半径宜大于0.2m,感温光纤弯曲半径应大于50mm,光栅光纤感温火灾探测器弯曲半径应大于300mm
六、控制器电缆芯和导线应留有不小于200mm的余量,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连接导线应留有不小于150mm的余量,模块的连接导线应留有不小于150mm的余量,分布式感温光纤穿越相邻的报警区域时应设置光缆余量段,隔断两侧应各留不小于8m的余量段
七、安装高度
控制器类设备采用壁挂方式安装时,其主显示屏高度宜为1.5~1.8
区域显示器应设置在出入口等明显和便于操作的部位。当安装在墙上时,其底边距地面高度宜为1.3~1.5m
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底边距地(楼)面高度宜为1.3~1.5m
电话插孔在墙上安装时,其底边距地面高度宜为1.3~1.5m电动开门器的手动控制按钮应设置在防火门内侧墙面上,距门不宜超过0.5m,底边距地面高度宜为0.9~1.3m
可开启外窗要方便开启,设置在高处的外窗应设置距地面1.3~1.5m的开启装置(教材上是0.8~1.5m)
细水雾分区控制阀安装高度1.2~1.6m,操作面距离墙面或其他设备0.8m气体灭火系统防护区门外的手动启停按钮、手动自动转换开关中心点距地面高度1.5m,选择阀安装高度1.5?1.7m,操作手柄安装在便于操作的一面,高度超过1.7m时要有便于操作的措施。
八、检测
1.主、备电3次转换试验
电梯应进行1~2次联动返回首层功能检验
其他1~3次
2.检测数量
全部检测:
火灾报警控制器、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电气火灾监控和消防联动控制器
压力开关、电动阀、电磁阀等按实际安装数量全部进行检验。
防烟排烟风机应全部检验
30%~50%
消防联动控制系统中其他各种用电设备、区域显示器
水流指示器、信号阀
20%~30%
气体、泡沫、干粉等灭火系统,应在符合国家现行有关系统设计规范的条件下按实际安装数量20%?30%的比例抽验下列控制功能:
①自动、手动启动和紧急切断试验1~3次。
②与固定灭火设备联动控制的其他设备动作(包括关闭防火门窗、停止空
调风机、关闭防火阀等)试验1~3次。
20%
电动防火门、防火卷帘,超过5樘的应按实际安装数量20%的比例抽验,
5%~10%消火栓启动按钮
其他都是10%~20%
九、接受信号时间
火灾报警信号和联动控制信号,显示装置应在3s内接收
反馈信号,控制器应在10s内接收并显示
监控器应能接收来自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火灾报警信号,并在30s内向释
放器发出启动信号
十、电流
1.灯具配电回路
AC220V或DC216V灯具的(强电)供电回路工作电流不宜大于10A,安全电压
灯具的供电回路工作电流不宜大于5A。
2.应急照明配电箱及应急照明分配电装置的输出
采用安全电压时的每个回路输出电流不应大于5A。
采用非安全电压时的每个回路输出电流不应大于16A。连接建筑组合灯具时,回路电流不宜超过25A
连接髙强度气体放电灯的单相分支回路的电流不应超过30A。
十一、个数
每一照明单相分支回路的电流不宜超过16A,所接光源数不宜超过25个
每个应急供电回路所配接的灯具数量不宜超过64个
连接建筑组合灯具时,回路电流不宜超过25A,光源数不宜过超过60个
十二、h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干式除尘器和过滤器,可布置在厂房的单独房间内,但应采用耐火
极限分别不低于3.00h的隔墙和1.50h的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
①有连续清尘设备。
②风量不超过15000m3/h,且集尘斗的储尘量小于60kg的定期清灰的除尘器和过滤器。
十三、防排烟里的30
封闭的避难层,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送风量30m3/m2h
自然排烟时,室内或走道内任意一点到最近排烟窗的距离不应超过30m
每个防烟分区设置排烟口,距本防烟分区最远点距离不超30m
十四、容易混淆的设置要求
1.可不设备用泵。
(1)建筑高度小于54m的住宅
(2)室外消防给水设计流量小于或等于25L/S时
(3)建筑的室内消防给水设计流量小于或等于1OL/s的建筑。
简记:54住宅,2510不备泵
3.单台消防水泵的流量不大于20L/S、设计工作压力不大于0.50MPa时,泵组应预留测量用流量计和压力计接口(20L和0.5MPa只留口)
4.在市政给水管道、进水管道或天然水源不能满足消防用水量,以及市政给水管道为枝状或只有一条进水管的情况下,且室外消火栓设计流量大于20L/S或建筑高度大于50m的建(构)筑物应设消防水池
5.一只水枪单股水柱:高度小于等于54m且每单元只有一部疏散楼梯的住宅,多层仓库高度小于等于24米且体积小于等于5000(54住宅一梯一枪,24仓库5000立方)
十五、压力表量程倍数
1.消防泵出水管上的压力表为工作压力的2-2.5倍
2.过滤器和减压阀前后应设压力表,压力表的表盘直径不应小于100mm,最大量程宜为设计压力的2倍。
十六、时间
启动时间
1.消火栓消防水泵从接到启泵信号到水泵正常运转的自动启动时间不应大于2min
2.消火栓泵机械应急启动时,应确保消防水泵在报警后5.0min内正常工作。
3.水喷雾用于灭火目的时,系统的响应时间不应大于60s;用于液化气生产、储存装置或装卸设施的防护冷却目的时,系统的响应时间不应大于60s;用于其他设施的防护冷却目的时,系统的响应时间不应大于300s。
4.雨淋阀组应在15s内启动,当公称直径大于200时,可不大于60s
5.细水雾开式系统响应时间30s切换时间:1.消防水泵的双电源自动切换时间不应大于2s,一路电源与内燃机动力的切换时间不应大于15s。
十七、防护等级
1.消防水泵控制柜设置在专用消防水泵控制室时,其防护等级不应低于IP30;与消防水泵设置在同一空间时,其防护等级不应低于IP55。实务169
2.细水雾水泵控制柜应布置在干燥、通风的部位,便于操作和检修,其防护等级不低于IP54。
实务226页
十八、启动方式
消火栓泵、气体灭火:自动、手动、机械应急
水喷雾:手动、自动、传动管
十八、可布置成枝状
室内消火栓系统管网应布置成环状,当室外消火栓设计流量不大于20L/S,且室内消火栓不超过10个时,除现行国家标准《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第8.1.2条外,可布置成枝状。一支消防水枪的一股充实水柱:建筑高度小于或等于24.0m且体积小于或等于5000m3的多层仓库、建筑高度小于或等于54m且每单元设置一部疏散楼梯的住宅
十九、设置距离
水泵接合器应设在室外便于消防车使用的地点,且距室外消火栓或消防水池的距离不宜小于
15m,并不宜大于40m
人防工程、地下工程等建筑应在出入口附近设置室外消火栓,距出入口的距离不宜小于5m,并不宜大于40m;停车场的室外消火栓宜沿停车场周边设置,与最近一排汽车的距离不宜小于7m,距加油站或油库不宜小于15m
室外消火栓距路边不宜小于0.5m,并不应大于2.0m,
二十、安装距离
1.消防水池水箱
无管道的侧面,净距不宜小于0.7m;有管道的侧面,净距不宜小于1.0m,且管道外壁与建筑本体墙面之间的通道宽度不宜小于0.6m;设有人孔的池顶,顶板面与上面建筑本体板底的净空不应小于0.8m。采用其他材料时,消防水箱宜设置支墩,支墩的高度不宜小于600mm
2.气压水罐安装时其四周要设检修通道,其宽度不宜小于0.7m,消防气压给水设备顶部至楼板或梁底的距离不宜小于0.6m;
3.泵房主要人行通道宽度不宜小于1.2m,电气控制柜前通道宽度不宜小于1.5m,水泵机组基础的平面尺寸,有关资料如未明确,无隔振安装应比水泵机组底座四周各宽100~150mm,有隔振安装应比水泵隔振台座四周各宽150mm。水泵机组基础的顶面标高,无隔振安装时应高出泵房地面不小于0.10m,有隔振安装时可高出泵房地面不小于0.05m。泵房内管道管外底距地面的距离:当管径时,不应小于0.20m;当管径大于DN200mm时,不应小于0.25m。细水雾容器组,距墙和其他设备0.8m
二十、各类灭火设施的压力
1.水雾喷头的工作压力
用于灭火目的时,水雾喷头的工作压力不应小于0.35MPa;用于防护冷却目的时,水雾喷头的工作压力不应小于0.2MPa。但对于甲8、乙、丙类液体储罐不应小于0.15MPa。
细水雾喷头工作压力不小于1.20MPa
系统管道的工作压力不应大于1.6Mpa
细水雾管网工作压力:低压小于等于1.21,中压系统大于1.21小于3.45,高压大于等于3.45二十一、防护区细水雾采用全淹没开式系统防护区不应超3个;防护区容积泵组3000m3,瓶组260m3
二十二、持续喷射时间
细水雾
保护对象 | 设计持续喷雾时间(min) |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配电室等电子、电气设备间、图书库、资料库、档案库,文物库,电缆隧道和电缆夹层等场所 | 30 |
油浸变压器实、涡轮机房、柴油发电机房、液压站、润滑油站、燃油锅炉房等含有可燃液体的机械设备间 | 20 |
厨房烹饪设备、排烟罩、排烟管道 | 持续喷雾时间15s,冷却时间15min |
瓶组式不宜小于10分钟
二氧化碳系统:除固体深位不大于1min,固体深位7min,且2min内浓度达到30%
2)局部应用灭火系统的二氧化碳喷射时间不应小于0.5min。对于燃点温度低于沸点温度的液体和可熔化固体的火灾,二氧化碳的喷射时间不应用小于1.5min。
七氟丙烷
8)灭火浸渍时间应符合下列规定:木材、纸张、织物等固体表面火灾,宜采用20min;通讯机房、电子计算机房内的电气设备火灾,应采用5min;其它固体表面火灾,宜采用10min;气体和液体火灾,不小于1min。
IG541
①木材、纸张、织物等固体表面火灾,宜采用20min。
②通讯机房、电子计算机房内的电气设备火灾,宜采用10min。
③其它固体表面火灾,宜采用10min。
干粉全淹没系统喷射时间不大于30s,局部室内不应小于30s,室外不应小于60s
非水溶性液体的泡沫混合液供给强度不应小于12.5L/(min?m2),连续供给时间不
应小于30min。
二十三、响应指数
细水雾喷头RTI小于等于50
二十四、温度要求
低压二氧化碳存储瓶:-20℃~-18℃
气体灭火系统防护区最低温度不宜低于-10℃,灭火剂设计温度20℃
②储存装置间的环境温度为-10℃~50℃,灭火剂设计温度20℃
低压二氧化碳
③储存装置要远离热源,其位置要便于再充装,其环境温度宜为-23~49℃
干粉储存容器环境温度-20℃~50℃
泡沫液的储存温度为0℃~40℃,应有专门房间
二十五、压力
②低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储存装置的报警功能正常,高压报警压力定值应为2.2MPa,低压报警压力设定值为1.8MPa。